640

胡为一

中国 上海 1990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1990年生于上海,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在上海。胡为一善于结合多种媒介进行创作,尤其以摄影、影像、装置为主要表达。他将自己生活的城市空间作为创作的主体,并以独特的视角切入社会文化发展内核,从平面化的身体感官走向更加立体的深度社会讨论当中。

面对躯体的伤痛和死亡,想象力是最浪漫的抵抗。

——胡为一

蓝色骨头
640
640
640

胡为一《蓝色骨头》系列作品
在明珠美术馆“以花之名”展览现场

艺术家通过蓝晒法将收集来的患者X光片和形态各异的花朵底片曝光并显影在纸本上,最终呈现出彼此相互勾连的奇异蓝图,打开了想象病痛、死亡、重生的蓝色大门。

早期蓝晒法的应用通常是记录植物标本的形态或在工业制图领域发挥作用,忠实地将图像和物影通过深邃的普鲁士蓝显现出来。而医用X光片则在另一方面呈现出肉眼无法抵达的身体内部空间,同样完全客观地将身体的现状乃至疾病显影出来,如同一张个人命运的判决书,向我们提前勾勒出温暖躯体成为白色遗骸的姿态。

这幅冷峻的纯理性图像让人惧怕却也充满吸引力,深邃的普鲁士蓝是此刻情绪恰如其分地表达。花朵用最烂漫的盛开将自身献祭,成为死亡的装饰,试图勾引思绪潜入藏于每个躯体深处的蓝色空间。当想象力如画笔抵达之时,黑白“判决书”的裁定也应被这一抹蓝色重新装扮。面对躯体的伤痛和死亡,想象力是最浪漫的抵抗。

640
640

蓝色骨头,胡为一,2020,摄影
蓝晒法于水彩纸,40 × 57.5 cm 

今年2月份的时候,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我减少了出门,长久地待在家中。一直以来我对摄影传统工艺都非常感兴趣,于是那时候我将家中荒废的地下室改造成了暗房。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我看到了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X光片,它们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一直以来,由于图像工作者的身份,我不停地通过摄影、绘画去创作图像,突然看到现实当中的图片时,它所展现的冲击力是远远大过创作出来的图像。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现实事物以及我们与其的关联,是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无法避免的主题。面对这样一场疫情,可能艺术本身会稍显无力。于是从那时候开始,我陆陆续续关注了一些现实的话题,关于伤痛、死亡和逝去。

我收集了一些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去医院拍摄的X光片,大概收集了几十张不同部位的照片。在书籍阅读之中,我找到一种摄影方式叫做蓝晒法,这种技法可以把一张底片进行曝光做成一张摄影照片,刚好X光片本身就是一张底片(胶片)。在我看来,X光片材料和摄影本身是有某种联系的。而且,传统拍摄X光片的原理和摄影是一样的,只是前者为医疗用途,后者艺术创作。

640
640

蓝色骨头,胡为一,2020,摄影
蓝晒法于水彩纸,88 × 59 cm 

年初的时候出门的机会少,但春天的到来还是让我所在小区的花朵如常盛开,于是我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用摄影的方式将花朵的盛开和凋零悉数记录,回应那段时期我的所思所感。我将受伤部位的X光片与花朵图像相结合,通过电脑后期的数字化处理,加上暗房技术。这些花朵和生命好像缠绕在人的伤口与身体上,最后通过蓝晒法制作出来,成为一张普鲁士蓝色彩的照片。

花其实是和死亡有着密切的关联。前两年我家中亲人过世,当时我隔三岔五就要去上海火葬场,进入其中最大的感觉是嗅觉——充满了花的味道。整个火葬场被鲜花包围,周边也有非常多插花。我偶尔也会去虹桥古玩城买花,路过的有些店铺是专门为逝世之人制作花圈。在我看来,花可以算作是一种陪葬品,与死亡、生命等话题紧密相关。而在今年,我的私人经历和一些社会现实重合了,这件作品既有公共性的解读,也伴有私人情感的执念。

/ 胡为一

道别
640
640

胡为一《道别》系列作品
在明珠美术馆“以花之名”展览现场

除了《蓝色骨头》系列,艺术家胡为一还带来了另一系列作品——《道别》,也是今年疫情期间的新作。

19世纪早期,约翰·赫谢尔爵士发明了一种有趣的图像转印工艺,即花汁印相法(Anthotype)。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花朵的自然色素制作感光乳剂并进行曝光显影的摄影工艺。但因为此工艺需要超长的曝光时间且图像无法长时间留存,所以很快就被人们所遗忘。

640
640

道别,胡为一,2020,摄影
花汁印相法、树胶重铬酸盐工艺、花汁、阿拉伯树胶、水彩纸
25 × 37 cm 

在作品《道别》中,艺术家胡为一重拾这种古老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将传统花汁印相法与树胶重铬酸盐工艺(The Gum-Bichromate Process)结合。通过改良后的工艺不仅可以得到一张带有天然花朵颜色的奇异照片并且图像还能长久留存。

640
640

道别,胡为一,2020,摄影
花汁印相法、树胶重铬酸盐工艺、花汁、阿拉伯树胶、水彩纸
25 × 37 cm 

艺术家记录了花朵被制成花汁前的图像,并试图用此工艺重新再现它们的“遗容”。花朵绽放的图像如“回魂”般显影在已经被碾压成液体的“肉身”之上,绚烂色彩如流淌的鲜血般展现出生命鲜活的错觉。在此作品中摄影不仅是三维空间与二维世界的媒介,更是扮演了生死间的摆渡人。它摆渡于潮湿的“体液”之上使死去花朵的幽灵得以重现昔日的姿态,并将生命的形态转化成永存的“图像标本”。艺术家通过对传统摄影工艺的研究和挖掘,试图拓宽摄影行为本体所涉及的意义和维度,使探讨的空间不局限于拍摄本身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整体行为之中。

640

艺术家胡为一在明珠美术馆“以花之名”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