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美术馆“生土礼赞”展览全新揭幕
土而不土,重新发现土的奥妙
一场关于生土的变革
上海明珠美术馆于2023年12月16日隆重揭幕新展“生土礼赞”,展期至2024年3月17日。这是上海首个大型生土主题展,跨越建筑、科学与艺术,开创性全视角呈现关于“生土”这一传统生态材料的全新探索,关注具有“生长性”的前沿实践与绿色共创。展览中“土”元素丰富,5个篇章6位中外艺术家、手工艺人,32组百余件展品,涵盖装置、模型、标本、影像、绘画等多元媒介,既有科技与科普、实验与成果,也有精彩艺术作品、趣味互动体验,基于“看到”“知晓”“触摸”三个关键词串联起观展动线,从对土的研究,到用土的建造,进而以土做艺术,共同营造对于自然生命来说无可替代的“土”的世界,以新视野体验与“土”之间的自然共生。
何谓“生土”?
“人类社会每一个新时代都是由一种新材料促成的。”(马克·米奥多尼克《迷人的材料》)虽然这些材料以平凡而模糊的面目隐匿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脚下的“土”。
取自原状土,无需焙烧或化学改性,仅依靠简单的机械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土质材料被称为“生土”。自从人类在一万年前学会建造房屋和城市以来,生土无疑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直到今天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类居住在用生土建造的家园里。而生土在中国的应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土为材的建造传统遍及各个省份,至今仍有至少6000万人居住在生土建筑中。
生土是天然的、质朴的,能就地取材,可以呼吸,能循环使用。传统生土建筑因其建造方法的多样性,体现了地域特质与文化属性,留存了时间与记忆。而今,生土的生态价值在全世界范围受到认可与瞩目,人们对生土的研究与探索,从重新认识“土”,到充分利用“土”,不断挖掘现代生土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科技、人文与自然之间寻求积极而平衡的关系。
看到土、知晓土、触摸土
5个篇章百余件展品
发挥五位策展人各不相同的身份和多元文化与专业背景优势,历时一年共同策划实施了这个积极调动观众的五感,好看好玩的展览。联合策展人、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李丹丹博士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展览项目,将建筑、艺术、环保、材料、工艺等熔于一炉,我们必须找到与之匹配的工作方法。我希望跳脱出传统策展方式,探索一种‘跨学科共创’的机制,构建由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有机体,催生一种化学反应。”
此次“生土礼赞”展览将对生土材料的科学研究、现代应用与艺术创作融合呈现,开拓了一种全新展览模式,秉持了明珠美术馆一贯跨学科、跨领域的开阔视角与创新工作方法,也是继“重返自然”“以花之名”“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介”等展览以来,对可持续发展、自然、建筑与艺术的关联等绿色议题的持续关注与探讨。
“生土礼赞”展览以对土的认知为脉络,从“看到土”“知晓土”到“触摸土”层层深入,分为5个篇章:“土的诞生”“土的性质”“住在土中”“土与艺术”“多多接触土!”。6位中外艺术家(按音序排列)卡特娅·辛克(Katja Schenker)、邵磊、苏咏宝、杉﨑晴菜(Sugisaki Haruna)、铃木晋作(Suzuki Shinsaku)、谢文蒂以土为媒材或相关的艺术作品不仅集中在第四篇章“土与艺术”,也散落交融在其他章节里。
第一篇章“土的诞生”首先让观众看到来自华夏大地不同区域的土样标本、采集土样时拍摄的原状土壤剖面照片,原来我们身边的土是如此不同!100种颜色的土样放置在方格矩阵里,260余种全国各地采集的原状和粉末土样在生土瓶中整理陈列,还有手工夯筑成形的多彩生土圆柱等展现现代生土建筑实践的创作之源。
日本艺术家杉﨑晴菜此次在明珠美术馆现场创作的“远古‘织梦人’”系列绘画作品共7幅,也悬挂在这一源起篇章。她以土为颜料,描绘鹿、野猪、太阳、岩石等自然生灵与土地的精神,让人联想起人与自然共存的原初状态,极富生命力。
第二篇章“土的性质”以多样实验成果展示土的不同特质。比如卡拉萨斯(Carazas)实验,以砂性黄土与黏性红土为例,展示生土材料在不同含水率和外力作用下呈现的不同工艺应用形态;玻璃珠实验,用玻璃珠之间加入水后的黏连现象,即“液桥原理”,解说水在土的聚合建造中起到的作用(现场可以手动实验观测)。另有6个有趣的生土材料科学实验视频,由amàco建筑材料研究中心在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CRATerre-ENSAG)的支持下拍摄制作,或在土里加入蛋清,或把土加热,或是将土调制成丝滑半液体状态在玻璃板间压出树状脉络等等,生动展现生土材料应用的科学原理,深入探寻生土材料现代化应用的可行性发展路径。
第三篇章“住在土中”带领观众从传统土造屋舍走入现代生土建筑,将古老的夯土技艺与现代夯筑工艺对照呈现。传统部分展示了福建南靖地区夯筑土楼所用的全套夯筑工具、早期夯土墙的施工流程漫画、三种不同的土墙样式等;现代应用中既有TERRA当代生土建筑大奖(TERRA Award)中节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全球优秀案例,呈现国际生土建筑实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开辟专区介绍近年来中国生土建筑的研究与实践。现场展出的实物样片有用现代薄壁夯筑工艺做出的室内墙面装饰、凹凸立体的生土马赛克、嵌入亚克力圆柱的透光夯土等,兼具现代美学和技术品质,极大地拓展了生土夯筑工艺在现代建筑中的创作应用空间。
KUMO与手工艺人铃木晋作共同创作了以竹为筋骨、土为墙面的装置作品《“土”与“回忆”的隧道》,回环路径仿佛是世界的循环往复,进入中央空地可以隔离外界在温暖大地色系的环绕中坐下静谧沉思,棕色土墙用传统生土抹面工艺手工涂抹而成,留下艺术家和参与共创的孩子们共同的纹理痕迹与时光记忆。
另一件装置作品《“土”所蕴含的力量》在竹子编织的“画布”上涂抹出整面弧形土墙,土与水交融形成的“力”以细小的皲裂形态如绘画般在竹子的“画布”上“舞动”。
第三篇章里还展出了艺术家邵磊创作的“流动的缺口”系列陶瓷作品。他从身边所见的环境、建筑中获取灵感,用手捏粘土塑形,其作品揭示了土内在的某种矛盾——柔软与坚硬、脆弱与坚强,围绕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行哲学性的探索。
第四篇章“土与艺术”集中呈现土在艺术领域的新形态,打开无限想象空间。艺术家谢文蒂擅长运用玻璃材质,此次展出“镜像(角)”系列作品,嵌在铁质台面上的主体,上半部分是陶瓷,像带刺的植物、分叉的兽角,下半部分是吹制玻璃,如同上半部分的倒影,又似地下蔓延的根茎,看似柔软实则坚硬,在镜面上层层放大,借助材质与造型的碰撞张力,展现可见与不可见、强大与脆弱的辩证转换。
艺术家苏咏宝出生于中医世家,她的作品《悬浮块茎》以汲取大地养分生成、且可用于人体的中药材为媒介,将姜黄、生姜、当归等中药材的各种根茎串在线上挂在空中,漫步中呼吸土壤中产物的气息与味道,体会人与自然的关联,感受生命的循环。
来自瑞士的卡特娅·辛克是一位经常使用土与矿物等天然材料来进行表现的艺术家。此次展出的作品《服装》包含用水泥制作的一件女式礼服,以及由她本人穿着进行行为表演从而让坚硬的礼服裙变得柔软的纪录影像。她通过与矿物质的对话、与自然的对话,来考察我们的身体以及周遭的环境。
在看到土的原初与多种可变形态,了解土的特性,见识到土的丰富用途后,我们还能用土做什么?第五篇章“多多接触土!”让观众可以自己动手与土亲密互动。KUMO创作的装置作品《心之所响的“土”的音乐》把土封入玻璃管子里,50根不同土量的玻璃管排成直径3米的圆,观众可以用配套鼓槌,敲击出各种音色,聆听“土”的声音。
另一件互动装置《心之所向的“土”的风景》由KUMO与畑中久美子合作创作,直径超过6米的巨型圆盘桌上,一侧矗立着上海标志性建筑的土制模型,蜿蜒镜面象征黄浦江,正是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提醒都市人,土就脚下。桌面上大量留白的“土地”,等待着观众用从中国各地采集的丰富多彩的“土”染制成的圆柱体和木条,一起构建你心目中的城市建筑风景,成为这件作品的共创者之一。
土中生长出的力量
丰富公教美育活动
“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土生万物,孕育生命。土是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媒介,是宇宙与人类之间的媒介。“生土礼赞”展览扎根于土,链接各方,希望通过展览与持续不断的多元主题活动,聚合关于生土建筑、生态材料、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参与。
2023年12月14日,在“生土礼赞”展览开幕前夕,明珠美术馆联合上海法国学校,在明珠美术馆·光的空间·心厅,开展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创想实践课。65位在上海生活学习的法国中学生在日本艺术家杉﨑晴菜的指导下,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以土为颜料的巨幅中国龙绘画。明珠美术馆持续助力社会大美育,积极推动馆校联动,以创意思维拓展艺术视野与对美的感知,期待更多学校、机构等与我们共同携手,欢迎联系美术馆公教部。
2023年12月15日,展览开幕预览日,一场由5位国际生土建筑专家带来的生土主题论坛在明珠美术馆·光的空间·心厅展开,其中包括北京建筑大学生土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穆钧教授,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兼TMD、生土设计竞赛总监塞尔吉奥·萨巴迪尼(Sergio Sabbadini),Joly&Loiret建筑事务所合伙人、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研究员保罗-埃马纽埃尔·卢瓦雷(Paul Emmanuel Loiret),日本一级注册建筑师、宅地建筑交易主任高桥昌巳(Takahashi Masami),岐阜市立女子短期大学生活设计学科准教授、一级建筑师、学术博士畑中久美子(Hatanaka Kumiko)等,向观众展现全球最前沿的生土建筑思考与实践。
展览期间还有更多互动工作坊、讲座、论坛、导赏等公教美育活动持续展开,敬请关注明珠美术馆PAM公众号信息。